耿爽联合国怒怼美国:你可以,凭什么中国不可以?
2025年7月31日,联合国安理会现场火药味十足。 当美国代表再次指责中国“间接支持俄罗斯”时,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举起手指,一字一顿反问道:“美国可以做的事,凭什么中国不能做? ” 这句话瞬间引爆全球舆论——它撕开了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赤裸双标,更宣告了中国拒绝接受不平等国际规则的决心!
一周三次“围剿”,美国急了
就在耿爽反击的前一周,美国在联合国对中国发起了一场精心策划的“三连击”。7月22日,美国在讨论“多边主义与和平解决争端”的会议上,突然掉转枪口重提南海仲裁案;7月24日,当议程聚焦“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”时,美方代表又炒作新疆问题;7月25日,美国第三次发难,声称“几乎每天在俄武器中发现中国零件”,暗示中国对俄军援。 短短四天,三场会议,美国企图用舆论攻势将中国钉在“破坏和平”的耻辱柱上。
但明眼人都清楚:美国真正的目标根本不是维护和平。 2025年,特朗普政府正面临选民对乌克兰战争的强烈不满,支持率持续下滑。 当战场陷入僵局、外交调停屡屡碰壁时,美国急需一个外部“替罪羊”转移矛盾。 而中国,成了最理想的靶子。
双标现场:一边送武器,一边掐贸易
美国对中国的指控有多荒谬? 耿爽当场列出一组数据:2024年,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超过30亿美元,其中包含大量核原料铀和军民两用化肥。 更讽刺的是,就在美国要求各国与俄“切割”时,自己却从俄进口了约12吨武器级高浓铀——直接违反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!
而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呢? 仅2023年,北约就计划向乌提供100万架无人机。 今年7月初,美国更联合18国举行“护身军刀”演习,试射射程1600公里的“堤丰”导弹,公然将中国东南沿海设为假想目标。 对此,耿爽冷峻回应:“如果中国真想军援俄罗斯,战场局势早不是今天这样。 ” 这句话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实力——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交付量达317万架,远超北约援乌总量。
“州官放火”史:从伊拉克到加沙
美国的双标传统可谓“源远流长”。 1989年武装干涉巴拿马、1999年轰炸南联盟、2003年入侵伊拉克……这些行动均未经联合国授权,却都被美方包装成“维护正义”。 在网络安全领域,美国一边扮受害者,一边被曝长期对中俄实施网络攻击,甚至向伊朗电力系统植入恶意代码。
最扎心的是巴以问题。 当美国代表哽咽谴责俄乌冲突中的平民伤亡时,对加沙地带超3.8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却轻描淡写称“战争本就如此”。 同样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,针对俄罗斯时拜登称“合理”,针对以色列时却威胁制裁法官。 这种“亲疏有别”的逻辑,连美媒都看不下去:“美国的红线是故意模糊的,只为避免被束缚。 ”
中俄用行动回应:潜艇共享核心参数
就在联合国唇枪舌战的同时,太平洋上的中俄舰队已展开硬核协作。 8月1日,两国联合军演如火如荼,俄军罕见派出“别洛乌索夫”号救生船,与中国潜艇进行深海对接演练。 这意味着双方共享了潜艇最核心的舱门结构和压力参数——这种战略互信已达“生死托付”级别。 俄罗斯提供乌克兰战场对抗西方远程火力的实战经验,中国则贡献区域防空体系的技术支撑,两国反导演练直指美国“堤丰”导弹的威慑。
经济上,中俄合作更让美国焦虑。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,人民币在俄结算占比飙升70%,动摇了美元霸权根基。 普京访华前用“深层次、具有战略意义”定义两国关系,彻底击碎了特朗普“联俄抗中”的幻想。
全球南方:谁在点头?
耿爽质问“谁在真正输送武器”时,现场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默默点头。 这些国家早已厌倦西方主导的“规则”:可以军援乌克兰,却对巴勒斯坦人道危机视而不见;可以炒作中国“威胁”,却对美军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闭口不谈。
巴西、印尼、埃及等国政要公开批评美国双标政策,土耳其外交部更直接呼吁华盛顿“停止在人权问题上的双标”。 英国《卫报》尖锐指出:“美国陷入了道德黑暗。 ”当美国财长耶伦声称补贴本国芯片业是“战略性”的、而中国补贴就是“不公平竞争”时,全球南方看透了真相——所谓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,不过是“美国例外论”的遮羞布。
霸权逻辑的终结
美国双标为何如此理直气壮? 其驻联合国代表被质问时竟振振有词否认。 根源在于三种“神逻辑”:霸权主义(“老子天下第一”)、例外论(“美国是上帝选民”)、极端利己主义(“利益绝对优先”)。 正如前国务卿布林肯的名言:“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是美国无法承担的奢侈。”
但时代变了。 当中国在安理会拍案而起,当俄军潜艇向中国敞开核心机密,当发展中国家集体沉默点头——美国该明白:“只许州官放火”的时代,结束了。
配查网-贵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公司排名10强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