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进厨房我就犯愁——炒个番茄鸡蛋都能出一身汗,额头上的汗滴进菜里是常有的事。
去年我妈听人推荐装了凉霸,说能“给厨房降温”,结果第一次用就吐槽:“这哪是吹凉风?分明是把头顶的热空气往下扇,吹得脸上都是油烟味,比没装还闷!”现在那凉霸就挂在天花板上积灰,偶尔开一次,吹出来的风都带着股油乎乎的味道,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?
再说说台面前挡水条。
装修时师傅拍着胸脯说“防滴水一绝”,结果我揉面的时候傻了眼——大菜板往上面一放,一边高一边低,面都揉得歪歪扭扭,最后只能把菜板垫在锅上凑合用。更烦的是清理台面,水该流到地上还是流,反而挡水条的拼接缝藏了油污,擦都擦不干净,现在缝里发黑,看着就闹心。难道为了这点所谓的“防滴水”,就要牺牲菜板的平整?
前阵子朋友家买了个“飞雨瀑布水槽”,朋友圈晒的时候说“高级感拉满”,结果上周去他家做饭,拧水温按钮差点把我急死——手上沾了点油,那旋转按钮滑得跟泥鳅似的,根本拧不动。所谓的“飞雨龙头”更坑,洗个青菜溅得台面全是水,连我袖口都湿了,朋友尴尬地笑:“早知道买普通不锈钢水槽了,功能多不如好用。”你看,那些花里胡哨的“黑科技”,到头来都是给生活添堵。
还有橱柜踢脚板!
我邻居家为了“整体美观”,把踢脚板用柜门挡住,结果每天做饭的时候,脚都得蜷着,不然就踢到柜门底部。现在柜门底下全是踢痕,有的地方漆都掉了,邻居后悔得直拍大腿:“早听人说要凹进去8cm就好了,现在脚都伸不直,做饭跟受刑似的。”后来他把踢脚板改成了抽屉,能放些厨房纸巾、垃圾袋,倒比之前的“美观设计”实用多了——毕竟厨房不是展厅,好用才是王道。
再说橱柜转角的旋转拉篮。
我家之前也装了,看着能转挺方便,结果用的时候才发现:大高压锅塞不进去,汤盆放进去就卡着转不动,反而浪费了转角的空间。
后来我把转角柜门改成对开门,里面放了个小推车,拿取的时候直接拉出来,高压锅、汤盆随便放,比拉篮好用十倍。
你说那些“解决转角痛点”的设计,是不是反而制造了新痛点?
还有人纠结橱柜要不要背板。
我同事家做了颗粒板背板,结果梅雨季的时候,背板发霉了,味道特别大,拆了才发现背面的墙都潮了。
后来他听人说,只要背面贴了瓷砖,根本不用背板——瓷砖防水又耐用,找装修师傅要几块杂砖就行,比背板省钱还省心。
你看,不是所有“默认要装”的东西都有用,有时候多问一句“要不要”,就能少踩一个坑。
最后说说燃气灶底板。
我妈之前没装,结果燃气灶底下的碗篮全是油渣和灰,洗碗的时候得先擦一遍碗篮,不然碗都沾着油。
后来我给她装了个抽拉底板,每周拉出来清理一次,方便得很。
而且买了上进风的燃气灶,不用担心底板封闭的安全问题——你说这么简单的设计,怎么好多商家都不提醒?
其实厨房的坑,大多是“看着合理”闹的——凉霸看着能降温,实则吹热风;挡水条看着能防滴,实则卡菜板;飞雨水槽看着高级,实则难用。装修的时候,与其听商家说“这设计多合理”,不如多想想自己做饭的习惯:夏天需要的是能真正降温的空调,不是徒有其表的凉霸;台面需要的是平整好用,不是藏污纳垢的挡水条;水槽需要的是简单好清洁,不是花里胡哨的功能键。
你家厨房有没有踩过类似的坑?
比如装了凉霸之后后悔,或者挡水条卡过菜板?
其实装修哪有什么“完美方案”,无非是多听点过来人的经验,把那些“看似合理”的设计,换成“真正好用”的选择——毕竟厨房是用来做饭的,不是用来当摆设的,你说是不是?
配查网-贵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公司排名10强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