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有用户发现,小红书 App 底部菜单的 “热门” 被 “市集” 取代。进入该页面,上部聚合了市集直播、买手橱窗、新品首发等交易频道,下部则以双列流形式展示商品笔记,延续了社区 “逛” 的体验 —— 这是小红书新一轮产品内测的核心变化,也释放出平台战略重心向电商倾斜的明确信号。
此次 “市集” 占据底部一级入口,绝非简单的界面优化。页面整合了购物车、订单等功能,形成完整交易闭环,同时保留小红书标志性的双列流设计,商品以场景化笔记、带货直播等形式呈现,既区别于传统货架电商的功能性展示,又延续了社区的内容基因。
用户在 “市集” 中浏览商品的操作逻辑,与在首页刷社区笔记完全一致,无需适应新交互;商品内容化的呈现方式(如描述使用场景、体验而非单纯参数),让 “逛” 与 “买” 的切换更自然。这种设计既适配了用户习惯,又强化了 “边逛边买” 的独特体验。
对于用户而言,“市集” 优化了近 4000 万日均有 “求链接” 需求用户的购物体验。此前用户需进入博主主页才能查看店铺商品,如今可一键跳转商品卡,浏览效率大幅提升。
对商家来说,“市集” 提供了专属交易场域。植物染品牌 “雨中生” 创始人芮雨作为首批入驻商家表示:“新入口聚集了明确购买意向的用户,更容易成交。” 值得注意的是,平台算法更倾向推荐高成交、高复购、高互动的商品,降低了非内容型商家的准入门槛,让优质商品获得更多曝光。
小红书在电商领域长期保持 “克制”,担心交易功能影响社区生态。但平台 3.5 亿月活用户中,存在大量购物心智强、消费能力高的群体,评论区 “求链接”“求购买” 已成常态。
今年 5 月开放外链曾引发 “放弃电商” 的猜测,但半个月前成立由 COO 柯南统筹的 “大商业板块”,整合广告与交易业务,已释放出加码信号。此次 “市集” 上线,正是组织调整后的产品落地,旨在将分散的电商内容聚合,实现 “种草 - 拔草” 的闭环。
与传统电商强调 “搜索 - 比价 - 下单” 不同,小红书 “市集” 主打 “非货架” 模式。商品笔记多以生活场景、使用体验为切入点,传递温度与人情味,契合平台 “生活方式电商” 的定位。
业内认为,小红书此举既是对自身用户资源的深度挖掘,也是在电商红海中探索差异化路径。尽管 “市集” 最终能发展到何种规模尚不明朗,但这种将社区基因与交易场景深度融合的尝试,为行业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。随着内测推进,小红书正用 “市集” 重新定义其电商生态的呈现形态。
配查网-贵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公司排名10强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