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作者:王阳明
本自具足
不假外求
作者简介——王阳明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本名王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又号乐山居士,浙江余姚人,出生于余姚北城(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)。明代杰出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、教育家。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。王守仁是“心学”的集大成者。其学以“心”为宗,他以“心”为宇宙本体,提出“心即理”的命题,断言“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,心外无理”。倡言“知行合一”说,后专主“致良知”说,认为“良知”即“天理”,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。“阳明心学”后传入日本、朝鲜等国。其弟子极众,世称“姚江学派”。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其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皆居绝顶,为明(朝)第一流人物”。文章博大昌达,行墨间有俊爽之气。有《王文成公全书》传世。
“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”这句话出自王阳明的《尊经阁记》,意思是每个人内心都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,不需要向外寻求。
它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能力。 在王阳明看来,人们常常陷入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和依赖中,而忽略了内心的宝藏。
他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和觉悟,发现自己内在的本性和真正的需求。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本自具足时,才能摆脱对外在物质和他人认可的过度追求,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
“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”这句话也提醒人们要相信自己的内在能力和价值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不要轻易放弃,而是要深入内心,寻找内在的力量和智慧。
通过自我探索和成长,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,实现自我价值,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 总的来说,“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”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它鼓励人们关注内心世界,发掘自身潜力,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。
“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”它强调了每个人的内在世界已经包含了达到精神完满所需的一切,无需依赖外在的物质或成就来获得满足。
这副联提醒我们,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智慧,而非外在环境的变化或他人的认可。通过内省和修行,我们可以发现,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潜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,等待被唤醒和运用。这种自足不仅是一种精神的独立,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,引导我们走向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。
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:
人生,但从心觅,莫向外求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查网-贵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公司排名10强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